• 熱門
  • 地方
  • 文教
  • 旅遊
  • 醫藥健康
  • 身心靈
  • 議題
  • 熱門
  • 地方
  • 文教
  • 旅遊
  • 醫藥健康
  • 身心靈
  • 議題
首頁 » Blog » 聽見城市、聽見永續! 《聲紋風景》攜市民共創台中聲音地景
文教

聽見城市、聽見永續! 《聲紋風景》攜市民共創台中聲音地景

新聞中心
Last updated: 2025 年 7 月 13 日 下午 2:56
新聞中心
Share
8 Min Read
聽見城市、聽見永續! 《聲紋風景》攜市民共創台中聲音地景
SHARE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今(13)日在大墩文化中心辦理「穿透明日的靈光-SDGs永續藝術系列特展」第三檔《聲紋風景》的開幕式,由文化局主任祕書蕭靜萍代表出席,介紹藝術家曾偉豪帶來的多件聲音裝置代表作,包括《畫聲》、《聲動風景》、《種聲》等,展覽更首度推出與市民共創的新作《聲紋風景》。藝術家邀請市民捐出家中廢棄器皿,化作承載聲波的載體,共同編織屬於城市的集體聲紋,讓聲音成為連結人與自然、環境與永續的共鳴,展期至9月28日,歡迎民眾參觀。

聽見城市、聽見永續! 《聲紋風景》攜市民共創台中聲音地景

曾偉豪長期專注於聲音的探索與能量轉譯,善於將無形聲波化作可見、可感的互動場域,透過裝置與觀眾產生連結,在遊戲中誘發關於自然與能源的反思,超越了對於聲音、身體、科技與互動的探索,展現屬於這個時代的當代藝術表達。

文化局表示,展覽的核心作品《祈聲》以森林為靈感,營造出如祈福儀式般的聲音場域。觀眾可將紙條、花葉或小物投入玻璃瓶中,透過自然音頻震動,產生波紋與律動,使個人情感化為可視的軌跡,成為人與自然之間的溝通與回應。透過互動裝置的藝術思考我們是否仍願傾聽環境的聲音,渴望讓自然「聽見」人心。

聽見城市、聽見永續! 《聲紋風景》攜市民共創台中聲音地景

此次展覽另一亮點,是邀請台中市民捐出家中不再使用的器皿,共同與藝術家共創,這些原本盛裝食物與生活記憶的容器,如今成為聲波與水紋共舞的場景,象徵著水的循環與生命力。裝置中播放著市民錄製的城市自然聲音—風聲、樹語、溪流與蟲鳴,這些聲音透過器皿傳遞震動,轉化為水面波動的節奏,讓每個人都能「看見聲音」、也「聽見城市」。在曾偉豪眼中,聲音是另一種環境資料的紀錄形式,既是自然的實況,也是一座城市的集體記憶。

文化局說明,透過這場展覽,觀者不再只是凝視的旁觀者,而是共鳴的參與者與故事的敘述者,我們聽見的不只是裝置藝術的聲音,更是一種「關於我們如何與這個世界共存」的呼喚。透過富含儀式感的感官藝術作品,不僅讓觀眾進入一種近似冥想的感知狀態,更試圖回應永續環境的根本課題,唯有重建我們對自然的情感與連結,永續才能從制度變為生活的態度。更多資訊請至大墩文化中心官網(https://www.dadun.culture.taichung.gov.tw/)查詢。

聽見城市、聽見永續! 《聲紋風景》攜市民共創台中聲音地景

今日開幕式,包含文化局主任祕書蕭靜萍、大墩文化中心主任陳文進、策展人陳一凡、藝術家曾偉豪和參與藝術共創的市民皆到場共襄盛舉。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聽見城市、聽見永續! 《聲紋風景》攜市民共創台中聲音地景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中市地稅局辦「民歌50 傳唱稅樂」圓滿落幕 觀眾滿滿感動與回憶 中市地稅局辦「民歌50 傳唱稅樂」圓滿落幕 觀眾滿滿感動與回憶
Next Article 人車分道更安心! 中市潭雅神綠園道沿線大升級 人車分道更安心! 中市潭雅神綠園道沿線大升級

最新消息

tcmc亮相BioJapan 攜手日本醫研機構、鏈結國際 拓展細胞與基因治療CDMO商機
tcmc亮相BioJapan 攜手日本醫研機構、鏈結國際 拓展細胞與基因治療CDMO商機
產經
2025 年 10 月 13 日
走讀竹田・漫遊健行 同濟情誼暖人心
走讀竹田・漫遊健行 同濟情誼暖人心
地方
2025 年 10 月 13 日
典獄長的凝視:歷史紀實專欄「垂淚的島嶼」系列(二) 革命之門與新生之家─白色恐怖下的監禁歲月
典獄長的凝視:歷史紀實專欄「垂淚的島嶼」系列(二) 革命之門與新生之家─白色恐怖下的監禁歲月
地方
2025 年 10 月 13 日
蔣萬安出席秋OUT音樂節 邀體驗公館文化小旅行
蔣萬安出席秋OUT音樂節 邀體驗公館文化小旅行
生活
2025 年 10 月 12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