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文教
  • 旅遊
  • 醫藥健康
  • 身心靈
  • 議題
  • 熱門
  • 地方
  • 文教
  • 旅遊
  • 醫藥健康
  • 身心靈
  • 議題
首頁 » Blog » 320+1永續城市再進化 宜居建築「嘉屋」示範案公開徵集
地方

320+1永續城市再進化 宜居建築「嘉屋」示範案公開徵集

墨新聞
Last updated: 2025 年 10 月 24 日 下午 1:02
墨新聞
Share
9 Min Read
320+1永續城市再進化 宜居建築「嘉屋」示範案公開徵集
320+1永續城市再進化 宜居建築「嘉屋」示範案公開徵集
SHARE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嘉義市政府呼應全球「永續」趨勢,提出林業文化為底蘊,融合在地氣候與文化特色的嘉義市宜居品牌「嘉屋」。昨(23)日,由嘉義市長黃敏惠主持,於鈺通大飯店舉辦「嘉屋示範案公開徵集說明會」,正式啟動「2025嘉屋示範案」公開徵集,廣邀全國具備木構造、綠建築、社區營造及永續設計專業的建築團隊參與提案,獲選團隊不僅可獲獎金、獎狀,更將透過後續合作,真正落實成為城市永續發展的見證。

合照。

黃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擁有超過六千棟老屋,市府透過推動「舊屋力」、「老屋卸妝」、「嘉有木屋」等計畫,讓木構建築重新被賦予生命。老屋修復後轉化為咖啡館、藝文空間與創業基地,既保存城市記憶,亦讓傳統文化以嶄新姿態融入市民生活,讓城市中的木屋群形成獨特的「人文森林」。市府自2023年起啟動「嘉屋計畫」,將現代木構造納入城市發展核心,推動木建築成為嘉義的新風貌,展現永續城市的願景。「嘉屋示範案」不僅是城市再生與文化保存的重要計畫,更象徵嘉義邁向永續發展的決心。

嘉屋建築理念示意。

黃敏惠市長說明,「嘉屋」以林業文化為底蘊,融合在地氣候與文化特色,是嘉義市宜居建築品牌。三大核心理念「涼適、活力、新木都」不僅回應嘉義市位處熱帶氣候特性,強調節能降溫、提升舒適生活品質;活力更注重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促進社區共融與全齡友善。新木都則延續嘉義木都傳統,推廣國產木材與木構建築應用。期待透過公開徵集,發掘更多符合城市永續發展、融合木都特質的作品,透過跨域合作與公私協力,在帶動城市更新同時兼顧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三大面向。

嘉屋示範案公開徵集說明會吸引多位學者與在地產業代表踴躍參與。

都發處許懷群處長表示,本次示範案徵集採公開、公平機制,邀請全國具備木構造、綠建築、社區營造及永續設計專業的建築團隊踴躍參選。評選將針對嘉屋的三大核心理念「涼適、活力、新木都」,以及九項設計準則如:屋頂隔熱、外牆隔熱、創造遮陽陰影,以及通用全齡化、營造社區感、友善人行,和木構應用、國產材運用、木都特色展現評選。選出具代表性與可複製性的建築示範案,頒發獎金與獎狀,作為嘉義宜居建築的重要典範。說明會現場特別邀請木構產業代表與建築專業團體與談,共同探討木構住宅與永續建築的新方向。

嘉屋建築理念示意。

嘉義市政府表示,「嘉屋」不僅是建築品牌,更是邁向永續宜居城市的具體行動。未來將持續結合公私協力,推廣低碳建築、綠色生活與智慧居住環境,讓「木都嘉義」成為兼具文化底蘊與現代永續精神的城市典範。

合照。

今日公開徵集活動,由黃敏惠市長帶領市府團隊,與嘉義大學林翰謙校長、多位議員、嘉義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徐文志及眾多建築專業人士踴躍參與,產官學界齊聚,共同見證嘉義邁入建築新時代的重要時刻。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320+1永續城市再進化 宜居建築「嘉屋」示範案公開徵集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加熱菸上市亂象!一家秒下架、一家爽賣 政府遭批雙重標準 加熱菸上市亂象!一家秒下架、一家爽賣 政府遭批雙重標準
Next Article 罕見FAP潛伏腸道 男子腸道長滿瘜肉 恐怖遺傳病忽略恐成癌 罕見FAP潛伏腸道 男子腸道長滿瘜肉 恐怖遺傳病忽略恐成癌

最新消息

賴清德總統肯定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的用心  把握倒數三天來看設計改變彰化的力量
賴清德總統肯定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的用心  把握倒數三天來看設計改變彰化的力量
產經
2025 年 10 月 25 日
八斗子鯨豚救援池啟用 謝國樑:打造基隆成為海洋永續首都
八斗子鯨豚救援池啟用 謝國樑:打造基隆成為海洋永續首都
產經
2025 年 10 月 25 日
對抗秋日疲勞!陳力瑜主持《健康最前線》公開養生關鍵
對抗秋日疲勞!陳力瑜主持《健康最前線》公開養生關鍵
醫藥健康
2025 年 10 月 24 日
排燈節慶典移師台中! 首屆印度舞大賽high翻全場 黃副市長:持續深化台印友誼
排燈節慶典移師台中! 首屆印度舞大賽high翻全場 黃副市長:持續深化台印友誼
地方
2025 年 10 月 24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