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文教
  • 旅遊
  • 醫藥健康
  • 身心靈
  • 議題
  • 熱門
  • 地方
  • 文教
  • 旅遊
  • 醫藥健康
  • 身心靈
  • 議題
首頁 » Blog » 罕見FAP潛伏腸道 男子腸道長滿瘜肉 恐怖遺傳病忽略恐成癌
醫藥健康

罕見FAP潛伏腸道 男子腸道長滿瘜肉 恐怖遺傳病忽略恐成癌

ykfan
Last updated: 2025 年 10 月 24 日 下午 1:02
ykfan
Share
8 Min Read
罕見FAP潛伏腸道 男子腸道長滿瘜肉 恐怖遺傳病忽略恐成癌
罕見FAP潛伏腸道 男子腸道長滿瘜肉 恐怖遺傳病忽略恐成癌
SHARE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簡稱FAP)是一種少見的遺傳疾病,但其對健康的威脅卻不容忽視,若不及早診斷並接受適當治療,幾乎百分之百會發展成為大腸直腸癌。

腸道布滿上百顆瘜肉恐造成腸阻塞

60歲的男性小陳(化名),在30多歲時就確斷為FAP, 做過預防性全大腸切除術,目前都無癌化的狀況,其兒子每幾年都會行大腸鏡檢查,30歲時也發現其大腸內出現數百顆小瘜肉,經醫師建議評估後,也同樣安排預防性全大腸切除術,目前恢復良好。

嘉義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朱峻廷醫師表示,FAP是顯性遺傳疾病,只要父母其中一方帶有突變基因,下一代就有50%的機率會遺傳到。根據統計,FAP患者通常在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出現大腸瘜肉,到了30歲左右,腸道可能布滿上百、上千顆瘜肉,若未治療,90%以上會在中年以前癌化,「只要活得夠久,終其一生幾乎百分之百會演變成大腸癌」。這也是為什麼醫界會不斷強調,一旦家族中有人年輕時就罹患大腸癌或出現大量瘜肉,其他成員必須提高警覺。

正常的腸道

另一名40歲的男性小林(化名),在外院行大腸鏡檢查時發現其大腸內出現數百顆大小不一的瘜肉,在等待檢查報告的期間,因腸阻塞被送到嘉基急診,經基因檢測確認罹患了FAP,同時降結腸瘜肉已有癌化跡象並造成腸阻塞;後續進一步檢查又發現小林同時還罹患十二指腸壺腹癌及肝癌,經歷三次手術及多專科團隊的努力,終於將所有的病灶都完整的切除乾淨。

朱峻廷醫師指出,FAP是APC基因(腫瘤抑制基因)發生突變,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式是全大腸切除手術,保留直腸部分,配合定期檢查,患者仍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此外,FAP患者不僅會形成大腸癌,此類病人罹患上腸胃道瘜肉與腫瘤、甲狀腺腫瘤,消化系統腫瘤及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機率也較高,即使接受預防性全大腸切除手術後,仍需要定期追蹤胃、小腸以及甲狀腺,才能確保健康。

朱峻廷醫師提醒,若家族中有年輕時即罹患大腸癌,或檢查出大量瘜肉,其他成員可考慮與醫師討論做基因檢測,並自青少年時期起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若出現大便帶血、排便習慣改變或持續腹痛,也必須提高警覺。FAP雖然罕見,但對患者與家庭都是沉重負擔。唯有早期診斷、基因檢測與積極治療,才能降低癌症威脅,讓患者擁有健康未來。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罕見FAP潛伏腸道 男子腸道長滿瘜肉 恐怖遺傳病忽略恐成癌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320+1永續城市再進化 宜居建築「嘉屋」示範案公開徵集 320+1永續城市再進化 宜居建築「嘉屋」示範案公開徵集
Next Article 台灣人的節日【台灣光復節】 高雄民眾黨大遊行 讓驕傲的旗幟再次在南方飄揚 台灣人的節日【台灣光復節】 高雄民眾黨大遊行 讓驕傲的旗幟再次在南方飄揚

最新消息

賴清德總統肯定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的用心  把握倒數三天來看設計改變彰化的力量
賴清德總統肯定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的用心  把握倒數三天來看設計改變彰化的力量
產經
2025 年 10 月 25 日
八斗子鯨豚救援池啟用 謝國樑:打造基隆成為海洋永續首都
八斗子鯨豚救援池啟用 謝國樑:打造基隆成為海洋永續首都
產經
2025 年 10 月 25 日
對抗秋日疲勞!陳力瑜主持《健康最前線》公開養生關鍵
對抗秋日疲勞!陳力瑜主持《健康最前線》公開養生關鍵
醫藥健康
2025 年 10 月 24 日
排燈節慶典移師台中! 首屆印度舞大賽high翻全場 黃副市長:持續深化台印友誼
排燈節慶典移師台中! 首屆印度舞大賽high翻全場 黃副市長:持續深化台印友誼
地方
2025 年 10 月 24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