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文教
  • 旅遊
  • 醫藥健康
  • 身心靈
  • 議題
  • 熱門
  • 地方
  • 文教
  • 旅遊
  • 醫藥健康
  • 身心靈
  • 議題
首頁 » Blog » 【熊貓講座】諾貝爾獎得主Gerardus ‘t Hooft談差異促成創新 科學語言超越國界
文教

【熊貓講座】諾貝爾獎得主Gerardus ‘t Hooft談差異促成創新 科學語言超越國界

墨新聞
Last updated: 2025 年 11 月 18 日 下午 9:02
墨新聞
Share
19 Min Read
【熊貓講座】諾貝爾獎得主Gerardus ‘t Hooft談差異促成創新 科學語言超越國界
【熊貓講座】諾貝爾獎得主Gerardus ‘t Hooft談差異促成創新 科學語言超越國界
SHARE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張瑜倫淡水校園報導】淡江大學物理學系11月14日下午2時,在守謙國際會議中心有蓮廳舉辦重量級「熊貓講座」,邀請199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教授Gerardus ‘t Hooft,以「基礎科學教育可作為國與國合作橋梁」(Edu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in Fundamental Science as Bridges Between Nations)為題進行演說。活動採線上同步直播,並吸引校內外逾310名師生與研究人員到場聆聽。

理學院院長薛宏中開場介紹Gerardus ‘t Hooft教授是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粒子理論學家之一,其與指導教授Martinus J.G. Veltman提出的數學模型,成功預測宇宙中次原子粒子及其基本力的相互作用,為高能物理學的復興奠定關鍵基礎,兩人因此獲得諾貝爾獎。今年Gerardus ‘t Hooft教授再度獲頒基礎物理學特別突破獎。隨後播放領獎影片,讓參與者一同見證其傑出成就。

學術副校長許輝煌致詞歡迎Gerardus ‘t Hooft教授,並說明該場熊貓講座是「臺灣橋梁計畫」(Taiwan Bridges)的重要成果,Gerardus ‘t Hooft教授為第二位蒞臨本校的諾貝爾獎得主,顯示學校在國際學術交流上的積極推動。他特別感謝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Uwe Morawetz,促成此次難得的學術盛會。

講座中,Gerardus ‘t Hooft教授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為例,指出尖端科學往往需要跨越國界的大規模合作。他以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說明,來自二十餘國、數千名科學家共同建構並操作實驗設備,使人類能探索自然界最基本的物理定律。CERN是科學合作超越國界的典範,在那裡國籍、宗教與政治都被放在一旁,科學成為唯一共通的基礎。

談及「差異」的重要性時,Gerardus ‘t Hooft教授強調,科學的進展來自不同想法、方法和文化的碰撞。有些研究者專注艱難的實驗,有些人設計大型儀器,也有人在腦中進行思考實驗,這些差異並非阻礙,而是推動科學與文明演化的關鍵動力。

Gerardus ‘t Hooft教授也肯定國際科學教育機構的貢獻,如諾貝爾獎得主Abdus Salam創立的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成功將先進的科學教育推廣至開發中國家,培育大量優秀研究人才。他進一步說明荷蘭在20世紀產出多位諾貝爾獎科學家,是因為政治家Johan Rudolf Thorbecke推動的現代化教育制度,使全民皆能受語言、數學與科學訓練,奠定長期科研競爭力。

談到科技趨勢時,Gerardus ‘t Hooft教授提及印度與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崛起,顯示許多國家短時間內能躍升至國際前線,關鍵在於視科學研究為國家發展的核心。科學投資不僅提升國家地位,也能吸引年輕人投入科研,形成良性循環。

他接著討論人工智慧(AI)與量子計算等議題,尤其關注Super-Hum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SHAI)的可能性。他認為AI的影響力將遠超目前預期,甚至可能理解與模擬情感,科學界必須秉持高度倫理意識,若能善加引導,高階智慧系統將有助於避免災難、促進全球安全與合作。

在演講結尾,Gerardus ‘t Hooft教授勉勵學子勇於提問、積極交流,以開放、誠實且精確的態度追求科學。他強調,科學不僅是探索真理的途徑,更是連結國際、促進理解並共同面對全球挑戰的重要橋梁,包括貧窮、資源分配、氣候變遷與科技倫理等議題。他期許青年,「若希望成為以科學為語言的全球社群一員,必須在某個領域真正成為專家,並勇於從錯誤中學習。」

現場聽眾有本校菁英會會長林健祥、北美洲校友會聯合會副理事長石鴻珍、理學院、工學院各系師生,還有來自中央研究院與臺灣大學、清華大學、淡江中學、百齡高中、靜修高中等校師生。在問答環節中,多位與會者相繼提問,Gerardus ‘t Hooft教授皆逐一耐心回應。

物理系11月14日舉辦熊貓講座,與會者大合照。(攝影/林郁翔)

【潘劭愷淡水校園報導】本校攜手世界和平基金會(International Peace Foundation),透過「臺灣橋梁計畫」(Taiwan Bridges),邀請的熊貓講者,荷蘭烏特勒支大學教授Gerardus ‘t Hooft伉儷與基金會主席Uwe Morawetz,11月14日上午10時30分及11時,由學術副校長許輝煌、理學院院長薛宏中、物理系系主任莊程豪陪同,分別拜訪校長葛煥昭及董事長張家宜,葛校長與張董事長除致上歡迎之意,向Gerardus ‘t Hooft教授介紹熊貓講座由來,並分別致贈「熊貓獎座」、校慶75週年紀念啤酒,及印有李奇茂與張炳煌大師的墨寶、淡江校景及校歌歌詞的花瓶作為紀念。

Gerardus ‘t Hooft教授提到本次演講主題從「跨學科視角」出發,對他來說是個挑戰,且聽眾多元,除了本校教職員生,另有來自高中的200名學生,希望能讓他們對於演講內容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與了解。接著眾人就國際教育進行交流,葛校長提到本校基於「國際化」的教育理念,約有1,500人國際學生就讀,且聘僱相當數量的國際教職員;Gerardus ‘t Hooft教授則分享荷蘭長久以來均具備國際視野,促使他們積極學習貿易夥伴的語言如法語、德語、西班牙語及英語。

Gerardus ‘t Hooft教授提到開始進行獲得諾貝爾獎的研究主題時間極早,但仍花費了逾20年的時間方得到肯定;另說明數學與物理學在發展歷程與研究範圍的顯著差異,指出目前物理學所遇到的挑戰在於「技術匱乏」,需要透過創新技術來引領突破。最後分享來臺期間在本校安排下進行觀光與文化體驗,包括體驗民俗療法、品嘗臺灣茶、啤酒和特色食物、以及北投溫泉,留下深刻印象。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熊貓講座】諾貝爾獎得主Gerardus ‘t Hooft談差異促成創新 科學語言超越國界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啦啦隊女神安芝儇、南珉貞將現身《下酒祭》展廚藝   《高流聖誕趴》17米聖誕樹「金勾TREE」12月5日起閃耀港灣 啦啦隊女神安芝儇、南珉貞將現身《下酒祭》展廚藝 《高流聖誕趴》17米聖誕樹「金勾TREE」12月5日起閃耀港灣
Next Article 淡江大學校務會議 聚焦推動「全雲端智慧校園3.0」 淡江大學校務會議 聚焦推動「全雲端智慧校園3.0」

最新消息

江宏恩出來混就是要還的 遭反撲淪孤身下場 淒涼到連演員都心疼
江宏恩出來混就是要還的 遭反撲淪孤身下場 淒涼到連演員都心疼
娛樂
2025 年 11 月 22 日
最年長選手王中皇加入男單賽事 江宏傑更沒有不參賽的理由
最年長選手王中皇加入男單賽事 江宏傑更沒有不參賽的理由
娛樂
2025 年 11 月 22 日
萬芳對演戲很自在開心 昔日唱片大賣卻不快樂
萬芳對演戲很自在開心 昔日唱片大賣卻不快樂
娛樂
2025 年 11 月 21 日
一起種下未來 大地處號召企業打造城市綠色碳倉
一起種下未來 大地處號召企業打造城市綠色碳倉
地方
2025 年 11 月 21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