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原位於台北市六張犁崇德街67號(也就是老和平東路三段)的「大陳幼稚園」,今年正值創辦70週年,也是創校園長李才傑女士逝世20週年。「中華大陳同鄉總會」與「中華戰略學會」,聯合於6日下午在台北市濟南路「台大校友會館」舉辦紀念會,緬懷李園長當年無私奉獻、作育英才的點點滴滴;特別是資深藝人凌峰也應邀出席致意,並清唱一首「母親」,使得現場氣氛更加溫馨感人。
為了紀念這所當年受到六張犁居民讚揚懷念、也是全台灣唯一以「大陳」為名之學校的輝煌歷史,「中華大陳同鄉總會」與「中華戰略學會」特別舉辦紀念會,邀請六張犁居民、大陳幼稚園畢業的校友以及各界來賓參加。紀念會由中華戰略學會秘書長鄭禮國擔任司儀主持人,會場執行長為副秘書長劉榮傳。中華大陳同鄉總會副理事長陳友達與中華戰略學會監事長陳興國中將也代表主辦單位致詞,強調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李才傑園長克服萬難,慘澹經營,四方募款,以維持園務運作,視園生如己生,使園生快樂就學。中華戰略學會理事長李本京教授也強調:李園長競競業業50年,盡心盡力培養園生數千多位,可謂夙夜匪懈、鞠躬盡瘁,因此,特別舉辦紀念會以表達對李園長無限的追思、懷念與感恩。


李才傑園長的公子、前高雄科技大學校長吳建國,在紀念會中代表家屬介紹母親的生平。那是在1955年,大陳島軍民撤退來台,為安置隨行無依的孩子,母親受命在台北市大安區創辦「大陳幼稚園」,成為全台唯一以「大陳」命名的學校。在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母親親力親為、從零開始,四處募款建校,將園務視為終身志業,只為給孩子們一個可以安心學習、成長的地方。吳建國感性地說:母親不僅是園長,更是園生們口中的「園長阿姨」,以及後來的「園長太奶奶」。


李才傑女士是於1922年出生在四川梁山富裕士紳家庭,自幼聰慧伶俐,性格熱情開朗。她與夫婿吳逢祥相識於動盪年代,他在軍中任職,她在家庭與教育之間堅守,夫妻攜手走過無數風雨,並帶著7名子女展開一段意義非凡的人生旅程。
在長達50年的辦學生涯中,李才傑對園童視如己出,培育數千名學前兒童,園生們遍布海內外各界,許多人因此將她視為人生啟蒙的「第二個母親」。她從不抱怨、不退縮,園內無數孩童在她的關愛下茁壯,有的成為醫生、有的成為工程師、有的走上教育或公共服務之路,散播著她傳遞出去的那份愛,她常說:「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她不只這樣說,更身體力行。
除了辦學,她在台灣還成立了「大陸育幼院」,收容因戰亂而孤苦無依、需要照顧的百餘名幼童,免費提供食宿與教育。這項慈善舉措,感動了當時美國飛虎航空公司副總裁陳香梅,伸出援手,李才傑得以獲得國際資源的幫助,並因此與陳香梅建立深厚情誼。




應邀參加紀念會的大陳子弟、前交通部長葉匡時致詞時,特別感念李園長除了育才無數,教子亦有方,她的7名子女共拿了8個碩士學位、6個博士學位,並於1988年獲選為台北市模範母親,亦曾榮獲全美模範母親殊榮。直至2005年於新加坡辭世,享壽85歲。立法委員羅智強、新北市議員陳明義等,也到場表達對李園長的敬意與追思。
值得一提的是,紀念會中還安排歌手謝草、Jean Chou、冒浩以及庶民創作歌手林家榮,獻唱「母親」紀念歌、「母親您真偉大」、「魯冰花」、「大陳娘親」、「感恩的心」,將現場氣氛帶到最高潮。而大陳幼稚園校友莊小君與大陸育幼院校友胡世雄代表致詞,回憶當年受到李園長細心照顧、教導、成長的往事,更令人感佩李園長無私無我奉獻教育的精神,將源遠流長、代代傳承。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大陳幼稚園創辦人李才傑逝世20週年紀念會 募款辦學作育英才半世紀 園生緬懷人生啟蒙的「第二個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