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文教
  • 旅遊
  • 醫藥健康
  • 身心靈
  • 議題
  • 熱門
  • 地方
  • 文教
  • 旅遊
  • 醫藥健康
  • 身心靈
  • 議題
首頁 » Blog » 歷經14年、三任市長終完工! 盧市長偕張議長開箱揭秘全台最先進「台中海洋館」
旅遊

歷經14年、三任市長終完工! 盧市長偕張議長開箱揭秘全台最先進「台中海洋館」

新聞中心
Last updated: 2025 年 8 月 5 日 下午 2:55
新聞中心
Share
10 Min Read
歷經14年、三任市長終完工! 盧市長偕張議長開箱揭秘全台最先進「台中海洋館」
SHARE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全國唯一全開放、展示最豐富的海洋教育場域「台中海洋館」即將誕生!歷經3任市長推動,經過14年努力,「台中海洋館」將於8月21日正式對外營運,台中市長盧秀燕、議長張清照昨(4)日首度開箱視察,其中,對於「全台首創室內濕地體驗區」及「全台首創半開放式展示」讚許有加。盧市長表示,「台中海洋館」為市府重大政策推動案,自101年起啟動規劃設計,除將成為優質海洋教育場域,更將成為海線觀光新亮點,期勉市府團隊與營運廠商做好最後準備,迎接開幕。

市長與議長視察台中海洋館

盧市長指出,「台中海洋館」總經費高達13億元,是全台最先進的海洋生物館,最大特色為全開放式設計,突破傳統封閉式觀賞模式,讓民眾能近距離欣賞海洋生物,並展現對遊客公德心的高度信任。館內設有互動體驗區,包括以高美濕地為概念的涉水區,讓民眾可一邊涉水觀察生物、一邊欣賞台中港與濕地美景。另設有水生生物收容中心,鼓勵民眾不棄養、不放生,以維護生態平衡;同時,復育繁殖區也全面開放,強化環境教育功能。盧市長感謝歷任議長張清照、張清堂的支持與推動,強調這座海洋館是台中多年努力的成果,也是全國唯一全開放、展示最豐富的海洋教育場域。

市長與議長視察台中海洋館

張議長表示,「台中海洋館」從規劃、興建到即將營運,歷經多年努力,感謝市府團隊與營運單位的用心。此館不僅是台中港區的新亮點,也將成為市民親子共遊、學習海洋知識的重要場所,期盼未來透過與周邊高美濕地、梧棲觀光漁港等景點的串聯,進一步提升台中整體觀光能量。

市長視察台中海洋館-水母展區

盧市長視察行程自3樓「台中河川」展區出發,展示大甲溪流域生態, 強調在推廣海洋教育之餘,也不忘生態保育與在地連結。接著前往4樓的濕地展區,實地體驗「全台首創室內濕地體驗區」與最大長方形花園鰻展示缸,盧市長對館方結合教育、景觀與互動體驗的巧思大加肯定,她更童心未泯跟張議長脫下鞋子在「全台首創室內濕地體驗區」踩踏,大呼小朋友會超愛!回到3樓後,盧市長更參觀水母展區及實驗室,盧市長化身盧老師,跟小朋友介紹全台最多樣水母種類匯聚於此,豐富的展示一覽無遺。

麥哲倫企鵝照

隨後盧市長來到2樓企鵝展示區,此為台中海洋館最受矚目的特色展區。不僅為「全台首創半開放式展示」,突破傳統隔離方式,體驗與企鵝近距離共處的震撼感受。盧市長表示,這種沉浸式的展示手法極具創意與吸引力,不僅小朋友會喜歡,也有助於民眾理解動物的生活環境與保育重要性。最後來到1樓「黑潮之海」及「海洋學園」展區,館內設置劇院等級的沉浸式投影與大型大洋缸,展示鯊魚、魟魚等太平洋海洋生物,相當吸引人。

麥哲倫企鵝照

觀旅局指出,台中海洋館以「從台中河川,流向世界之海」為策展主軸,不僅體現地方自然脈絡,也讓整體動線設計更具教育性與故事性。未來結合高美濕地、梧棲漁港等周邊景點,將成為推動台中海線觀光的強力引擎,歡迎全國民眾來台中探索海洋奧祕。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歷經14年、三任市長終完工! 盧市長偕張議長開箱揭秘全台最先進「台中海洋館」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2030國家雙語政策 補教產業AI升級 教育科技激發學生潛能 2030國家雙語政策 補教產業AI升級 教育科技激發學生潛能
Next Article 好市多開賣焢肉飯很台味 搭酸菜蘿蔔湯會員讚絕配 好市多開賣焢肉飯很台味 搭酸菜蘿蔔湯會員讚絕配

最新消息

深化台日城市合作! 中市建設局長率團拜會大阪市府
深化台日城市合作! 中市建設局長率團拜會大阪市府
生活
2025 年 8 月 5 日
駐台中「客家大使館」樂活園區開館!  鄭博久大使外交五講啟動
駐台中「客家大使館」樂活園區開館!  鄭博久大使外交五講啟動
地方
2025 年 8 月 5 日
好市多開賣焢肉飯很台味 搭酸菜蘿蔔湯會員讚絕配
好市多開賣焢肉飯很台味 搭酸菜蘿蔔湯會員讚絕配
美食
2025 年 8 月 5 日
2030國家雙語政策 補教產業AI升級 教育科技激發學生潛能
2030國家雙語政策 補教產業AI升級 教育科技激發學生潛能
文教
2025 年 8 月 5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