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文教
  • 旅遊
  • 醫藥健康
  • 身心靈
  • 議題
  • 熱門
  • 地方
  • 文教
  • 旅遊
  • 醫藥健康
  • 身心靈
  • 議題
首頁 » Blog » 每年1.4萬專業技術人才職缺 高科大「半導體製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開幕
地方

每年1.4萬專業技術人才職缺 高科大「半導體製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開幕

新聞中心
Last updated: 2025 年 8 月 19 日 下午 3:55
新聞中心
Share
9 Min Read
每年1.4萬專業技術人才職缺  高科大「半導體製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開幕
SHARE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記者/游宏琦 高雄報導】

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產業版圖中,台灣四大廠──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與力基電──市佔率高達75%,穩居世界領先地位。然而,產業榮景背後更需要大量優質技術人才支撐,每年新增需求約1.4萬名,除研發人員外,還亟需製程工程師、設備工程師及IC佈局工程師等基層專業人才。

學生在原有的半導體實驗室進行實驗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今(19)日在楠梓校區舉行「半導體製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開幕典禮,結合南部「S廊帶」成形及半導體業南移趨勢,攜手義守大學、正修科大、樹德科大等南部學校,共同回應產業人力需求,成為南台灣培育專業半導體人才的重要基地。

高科大校長楊慶煜致詞。(圖/游宏琦)

產官學研跨界合作 業界捐設備、共授課

此基地獲教育部經費支持,並與半導體上中下游龍頭廠商合作。聯電、漢鐘精機、天虹科技、高敦科技等企業捐贈訓練設備,聯電、日月光、晶元光電、國巨、宏捷、華泰電子、工研院等派出業師共同授課;部分業者如台積電、聯電、日月光、華泰、光寶更直接與高科大合作設立學程與專班,確保穩定且高品質的人才來源。

高科大校長楊慶煜指出,高科大每年約有3600名工電領域畢業生,若再加上南部合作學校,每年可培養約6000名學生。透過基地所規劃的四大訓練模組──「半導體製程設備工程師通用技能」、「半導體設備儀控實作」、「半導體真空系統實作」、「半導體製程設備實作培訓」──學生能獲得完整的實務訓練,銜接業界需求。

半導體技術人才培育基地於高科大開幕/圖 高科大提供

向下扎根 向上延伸

基地除培訓大專人才外,亦計畫與南部各縣市教育局合作,辦理高中職及國中理工科教師研習,讓第一線教師掌握最新半導體技術並融入教學,進一步將知識向下紮根。同時,基地也將成為高中職生親近體驗半導體技術的學習場域。

此外,基地更能服務半導體廠商的新製程、新材料驗證,協助開發新產品,打造「學研即產業」的創新環境。

高科大「半導體製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圖 游宏琦 攝

產業南進的堅強後盾

隨著清大、交大陸續進駐高雄,高科大也表示願意共享基地資源,合作開設實務課程,預估每年基地培訓人數可逼近千人,成為南部半導體產業南進的堅強後盾。

楊慶煜校長強調:「今天的開幕,不僅是高科大立下的心願,更是教育責任。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居於領先地位,高科大將持續培養優質、積極、有責任感的工程師,為國家科技競爭力貢獻心力。」

開幕活動大合照/圖 游宏琦 攝

開幕典禮致詞貴賓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楊慶煜 校長
  • 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 許乃文 執行長
  •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楊玉惠 司長
  • 高雄市政府 李懷仁 副市長
  • 立法委員 林岱樺
  • 立法委員 李柏毅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每年1.4萬專業技術人才職缺 高科大「半導體製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開幕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基隆市府推編織體驗課程 助弱勢就業者提升手作力 基隆市府推編織體驗課程 助弱勢就業者提升手作力
Next Article 基隆第二間午餐廚房轉型公辦民營 學校讚:讓教師回歸教學專業 基隆第二間午餐廚房轉型公辦民營 學校讚:讓教師回歸教學專業

最新消息

LOVEmily愛美麗華語發音比對器全球首創 解決外籍生發音困擾
LOVEmily愛美麗華語發音比對器全球首創 解決外籍生發音困擾
文教
2025 年 8 月 19 日
北市內湖焚化廠轉型綠能循環園區 召開公聽會廣納各界意見
北市內湖焚化廠轉型綠能循環園區 召開公聽會廣納各界意見
地方
2025 年 8 月 19 日
新北晚美人生講堂 中醫師沈邑穎教養生之道 五臟六腑顧得好 身體凍齡心情好
新北晚美人生講堂 中醫師沈邑穎教養生之道 五臟六腑顧得好 身體凍齡心情好
地方
2025 年 8 月 19 日
全國首創幼兒性平教學手冊 侯友宜:為幼童打造健康成長環境
全國首創幼兒性平教學手冊 侯友宜:為幼童打造健康成長環境
地方
2025 年 8 月 19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