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嘉義市於今年喜迎諸羅城建城321周年,為邀請市民朋友與外縣市的訪客共襄盛舉,市府除將於12月12日至12月28日舉辦「320+1嘉義市城市博覽會」,更提前推出一系列的協作行動作為博覽會的策展暖身,從市區踏查、生活經驗蒐集,到地方文化的探索,期待與市民攜手挖掘出更多嘉義的美好。
市長黃敏惠表示,為讓各種不同社群皆能參與協作行動,嘉義市立博物館針對成人、親子、學生等目標群體規劃「嘉人限定:320+1嘉義市城市博覽會協作行動」。教育是讓城市力量扎根的重要途徑,因此系列行動中,如何讓學生社群參與、共創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文化局長謝育哲(上圖)提及,一座城市的盛會,它必須屬於每一位嘉義人。從暑假開始,我們啟動了一系列市民參與的工作坊,有高中生也有不同年齡的市民朋友,讓大家透過雙手創作、雙腳踏訪、雙眼觀察,去觸摸嘉義321年的文化根基。這些工作坊,就是屬於嘉義建城320+1的「城市方法論」,讓參與者用自己的方式,把這座城市重新說一遍。
在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謝仕淵副教授的協助下,嘉義市立博物館首次嘗試培育高中生市民研究員,於8月11日(一)至8月15日(五)透過策展工作坊,引導高中生以嘉義城隍文化為核心,輻射出節慶民俗、廟宇工藝、地方記憶、產業連結及跨文化信仰等多面向的議題討論;後續將於9月21日(日)下午在嘉義城隍廟進行《守護嘉siú-hōo tsia:嘉義城隍文化微型特展》的成果展演。
本次工作坊參與的高中生除了來自嘉義市、縣的學校,如嘉義高中、嘉義女中、嘉華中學、新港高中等,亦吸引許多外縣市的學子參與,其中位於臺南市溪北地區的新營高中即有許多同學慕名而來。謝仕淵副教授指出,嘉義市除了是嘉義地區的中心,與周圍的縣市亦多有往來,像是跨縣市通勤就學、工作或購物,不同的行政區實際上就是一日生活圈,而透過各方學生的參與,更能體現嘉義市與周圍地區的關係,這同時也是嘉義市立博物館作為城市博物館展現飽滿城市面貌的實踐。
「嘉人限定」系列協作行動持續熱力推進,刻正招募中的工作坊活動包括9月6日(六)及9月20日(六)的「嘉有木·木在嘉:木生活提案共作工作坊」將招募市民朋友一起聊聊關於嘉義人與木頭互動的生活;10月18日(六)至10月19日(日)「尋找消失的桃城:親子共學手作工作坊」,則邀請親子以城市符號進行藝術共創。歡迎大家一起來+1,更多關於活動詳細資訊,可至嘉義市立博物館官網(https://museum.chiayi.gov.tw )或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ymmuseum )查詢。
◎「嘉人限定:諸羅建城320+1系列協作行動」
(一)嘉有木·木在嘉 工作坊
(二)尋找消失的桃城—城市理解符號創作(親子工作坊)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嘉義市博啟動市民參與方法論 學生協力工作坊策展9/21城隍廟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