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地方中心
為因應高齡社會趨勢,提升民眾對失智友善社區的認識,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3項健康與福祉,雲林縣衛生局、東勢鄉衛生所與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今(9/7)日上午在東勢鄉東勢國小活動中心聯合舉辦「科技東勢心連心 失智友善足貼心」活動。
九月是國際失智症月,面對超高齡社會趨勢,縣長張麗善期盼除運用智慧科技於雲林縣失智預防及失智照護外,更希望提升大眾對失智症議題的重視,擴大失智友善的社會影響力,鼓勵社區民眾與商家共同參與,建構安全、溫暖、有尊嚴的在地安老環境。
根據戶政系統統計,截至114年7月,東勢鄉總人口13,014人,其中65歲以上人口達3,567人,占比27.41%,為全縣第三高。張麗善縣長表示,雲林縣已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失智症比率有逐步提高跡象,失智照護刻不容緩。適逢國際失智症月,今日活動現場特別規劃結合科技體驗與社區互動,設置多項認知訓練機台及運動健康養成系統,藉由科技輔助方式,協助長者活化大腦、強化體能,進而延緩老化並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張麗善特別感謝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由吳錫金院長帶領團隊深入雲林沿海地方、深入社區,協助雲林縣衛生局、衛生所為所有長輩提供篩檢及衛教宣導,通力合作守護雲林鄉親。一旦家裡有疑是失智的長輩,鄉親不要恐慌,記住「看、問、留、撥」口訣,尋求社會資源整合協助,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延緩失智。
作為雲林沿海重要農業鄉鎮,東勢以友善純樸聞名,鄉內農業、信仰文化及社區凝聚力深厚,成為推動失智友善社區的優勢基礎。東勢鄉邁入超高齡社會,積極推動失智友善社區建構,迄今已招募548位失智友善天使及50家友善組織,成員涵蓋鄉長、鄉民代表、公所職員、村長、社區發展協會、志工、商家、農會等在地單位,共同透過傳播失智友善理念與資源連結,形塑一個尊重、包容且支持失智者及其照顧者的生活環境。今日現場亦舉行「失智友善志工與組織表揚」,肯定各界在失智友善推廣上的貢獻,強化社區對於失智友善社區網絡的凝聚力。
雲林縣衛生局長曾春美指出,雲林縣已是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已超過21%。據研究,有8%老人會有失智的風險。目前雲林縣經診斷約有1萬2千多位失智患者,雲林縣衛生局除透過社區設置失智共照中心,營造社區失智據點外,更積極在20個鄉鎮市營造失智友善社區,主要目標就是希望讓一般民眾更了解失智症,因了解而友善,幫助這些失智症的個案、家庭。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院長吳錫金指出,針對失智症,北港附設醫院提供一條龍的服務,從很短的時間內提供診斷,根據患者情形,透過藥物跟非藥物治療。北港附設醫院在海線有六個樂智據點、一個失智共照中心,讓有需要的民獲得更多醫療方面資源。
吳錫金表示,面對失智症,除了病人本身辛苦,失智照護家庭及照顧者更需要社會資助。九月是國際失智症月,希望民眾透過多問、多關心周遭,萬一您是失智的人或是家屬,社會上有非常多資源可以協助您,您並不孤單。
今日「科技東勢心連心 失智友善足貼心」活動現場除科技體驗外,亦規劃相關表演節目與預防保健宣導,讓民眾以輕鬆有趣的方式深入了解正確失智預防觀念,傳遞失智友善社區的理念。
面對未來雲林縣邁入超高齡社會的趨勢,雲林縣衛生局將持續與醫療機構、在地組織及社區密切合作,辦理更多元之高齡健康促進與失智友善活動,深化社區健康意識,提升整體健康識能,致力打造高齡者健康、幸福、友善的生活環境,實現「在地老化」、「健康老化」的願景。(照片/雲林縣府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迎接國際失智症月 雲林縣以科技與社區力量推動友善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