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孫筱華/新北報導
新北市社會局委由大愛關懷協會辦理的第6區早期療育社區資源中心,利用假日前往雙溪區上林市民活動中心,舉辦「正向教養:從玩具看孩子的生活」活動,邀請有早療需求的幼童家庭和社區民眾參與,透過扮家家酒遊戲和玩具的使用,觀察孩子的反應,篩檢出幾位有疑似發展遲緩的兒童。社會局兒童托育科長陳麗雲表示,早期發現早期療育,0至6歲是早療的黃金期,希望透過療育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第6區服務範圍包含新店、深坑、石碇、平溪、雙溪及貢寮等,這次活動結合心理諮商師陳姿璇、中華民國遊戲協會創辦人林君英及職能治療師陳炫希等,特地前往偏區服務,除了雙溪區的家庭,還有從石碇及貢寮等區的家長帶著孩子一起來參加,顯示家長對孩子發展的重視。

林君英老師表示,孩子選擇的玩具反映他們的生活經驗與環境脈絡,像雙溪區的孩子因生活中常見火車,因此在選擇玩具時多偏好軌道車,大人透過玩具可以更貼近孩子的內心世界,進一步發掘他們的需求與潛能。玩具不僅能帶來娛樂,也是增進學習、陪伴與親子情感的重要媒介。
心理諮商師陳姿璇在帶領家長時表示,家長要多用「鼓勵」的方式,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看見孩子的優點,學習讚美孩子,例如:「你這樣做很棒哦!」「沒關係,這次做不好,但有進步哦,下回一定可以完成!」孩子在正向的教養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位照顧有自閉症孫子的阿嬤表示,每回都要從雙溪搭火車帶孩子到醫院做療育,耗費許多交通時間,感謝中心治療師每周能到雙溪定點服務,現在發現孫子過動的現象有慢慢地改善。
前來支援的協會志工說,自己的大女兒在六個月大時,曾創下連續哭鬧八小時,中間只停半小時的紀錄,面對明顯的高敏感特質,不斷地上網查資料、翻書自學,並嘗試尋求職能治療的協助,才找到理解與陪伴的方法,因此對於類似家庭的處境,特別能感同身受。

雙溪區上林里長簡德福表示,感謝中心結合了專業老師、玩具行動車,以及社工與志工的投入,偏區資源較為匱乏,社會局願意投入資源協助,期盼這樣的活動能持續推展。上林國小校長陳彥宏也肯定,中心能與學校攜手合作,在學校設立療育定點服務,共同協助孩子的正向發展。
第6區早資中心督導林芷榕指出,中心秉持「讓孩子健康、有愛」的服務宗旨,偏鄉地區對早療資源需求高,因此積極設立療育據點,期望在 0-6 歲黃金期協助家庭及早介入。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選玩具看孩子的生活脈絡 新北早療資源中心到偏區親職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