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潘明賜/台北報導
記者潘明賜/桃園報導
桃園市議會今(20)日繼續進行市政總質詢,議員李光達聚焦交通執法裁罰,市民普遍感受不到「能勸導就勸導」的彈性;議員許清順關切非洲豬瘟衝擊及蘆竹公墓長期未改善問題;議員謝美英則鞭策市府,桃園升格10年,9個局處在外租辦公大樓,應該加快腳步興建第二行政大樓,以提高行政效率及便民;議員張秀菊提出啟動光復專案、KIRI文創園區經營改善、舉辦原住民族槌球賽事、擴大辦理聯合豐年祭等議題質詢。
議員李光達質詢指出,交通裁罰長期存在「說一套、做一套」。執法單位口頭承諾「能勸導就勸導」,但實際執行差異大,市民普遍感受不到彈性,抱怨中央政府「搶錢」。他引用全國數據指出,近年交通罰單大幅增加,2020年全台裁罰金額約200億元,2023年突破300億元,每年平均成長15%。李光達強烈質疑,依現行規定地方政府可分得約75%以上罰款收益,是否讓地方政府無形中依賴罰單作為財政來源。

李光達也表示,「基北北桃合作交流平台」成立目的是打造共同生活圈,但鳳凰颱風放假決策桃園卻不同調,造成民眾與企業混亂。颱風假不是「開不開心」的問題,而牽涉產線排程、交通安全與經濟損失,地方政府應保持大方向一致,避免市民在縣市交界生活或通勤時遇到不同標準。他要求市府檢討平台運作,強化跨縣市溝通,避免重大政策再度出現落差。
議員許清順則關注非洲豬瘟造成市場停業衝擊。他質詢指出,中央補助每攤3萬元、市府加碼1萬元,但僅補助列冊肉攤,市場外攤商同樣因禁運停業卻未納入。許要求市府全面盤點、從寬認定,避免補助只補到一半的漏洞。
許清順也針對蘆竹公墓多年影響周邊民眾生活、遲未改善提出質詢,痛批市府僅以「列入排序」回應多年,毫無具體期程。要求市府儘速提出明確時間表,跨局處確立遷葬與綠美化推動方向。副市長蘇俊賓答詢指出,相關作業屬長期規劃,目前使用需由地政機關審核。不過,先前可實施綠美化部分,市府將先行執行,並已列入後續規劃。

桃園升格已10年,應該加快腳步興建市府第二行政大樓,不能再拖下去了。議員謝美英質詢指出,市府9個局處在外租辦公大樓上班,每個月租金達200萬元,一年2,400萬元,10年累計高達2.4億元。市民洽公經常跑錯地點,極度不便民。
謝美英要求市府儘速評估完成後,向市民公布,再啟動規劃設計流程,興建兼具高度行政效率與服務品質的現代化行政園區,確實整合員工辦公空間,撙節租金開,進而提高為民服務效率。謝美英也提,第二行政大樓選址,是否為不傳的中路車站附近約7、8公頃用地?張善政在答詢時並沒有加以否認。

議員張秀菊則質詢提出啟動光復專案、KIRI文創園區經營改善、辦理KIRI原住民購物節、擴大辦理聯合豐年祭、舉辦原住民族槌球賽事、盤整平埔原住民族群相關資源及制度、航空城原住民拆遷戶陪伴計畫、後山學童兌換生喝鮮乳等議題。
針對張秀菊質詢要求辦理「光復專案」,提供災後遷入桃園市的光復原民族免限制設籍等議題。市長張善政答詢表示,相關補助須符合中央法源依據,若災民的親屬設籍於桃園,即符合補助條件。原民局長巴奈.母路(Panay Mulu)補充,依《社會救助法》規定,申請補助者之親屬須實際居住於戶籍所在地,方可請領相關補助。
巴奈.母路答詢指出,關於KIRI文創園區比照「威購天光購物節」辦理「KIRI 原住民購物節」之建議,後續將參考客家局天光購物節的成功模式,研議在KIRI文創園區辦理相關活動;有關廣邀各界參與聯合豐年祭、擴大市民多元文化體驗之建議,將與客家局及婦幼局研議,推動更多元形式的豐年祭活動。今年的聯合豐年祭,特別邀請駐台使節參與,透過多元且多面向的方式,連結各族群文化。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地方砲打中央?桃議會質詢批交通裁罰搶錢 揭2023年全台罰鍰破3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