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編輯中心
美國第47任總統川普的回歸,無疑再度為全球局勢投下一顆震撼彈。這位曾以激進政策與強硬作風掀起世界關稅風暴的政治人物,如今再度執政,勢將讓既有的國際秩序面臨空前挑戰。
川普上任初期就展現出對多邊主義與全球化的強烈質疑,他的「美國優先」政策以關稅為武器,針對包括歐盟、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傳統盟友在內的多國發起經濟壓力,造成全球經貿格局動盪。這種以單邊手段促進國內利益的做法,雖對美國部分產業帶來短期利益,卻也削弱了美國作為全球領導者的信任基礎。

最明顯的轉變發生在歐洲。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近日宣布,歐盟將在國際貿易與安全政策上更傾向與中國合作。其主要理由,除了實際的經濟利益外,還包括在紅海危機中,美國無法有效保障航運安全,反觀中國主導的商船卻能順利通行。這無疑削弱了歐洲對美國的戰略依賴。
另一方面,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的表態同樣震撼。面對川普提出的「合併加拿大為美國第五十一州」等具高度侵略性的說法,加拿大不僅清空美國商品,甚至開始在邊界布防,強烈釋放不再與美國站隊的訊號。
美國盟友的信任裂痕,還體現在對黃金儲備的態度上。歐盟27國陸續要求運回存放在美國的黃金儲備,象徵對美國金融穩定性的疑慮。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情況,卻在川普政策重回舞台的此刻成為現實。

同時,全球經濟重心的轉移亦日益明顯。中國透過擴展與巴西、阿根廷的農業貿易關係,成功降低對美國農產品的依賴。不僅如此,美國企業試圖以「轉口」方式規避中國制裁,卻被巴西方面揭露並制止,再次凸顯美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話語權衰退。
即使是五眼聯盟的成員國澳大利亞,也選擇趁勢填補中美貿易裂縫,主動提供液化石油氣給中國,並簡化運輸流程。這種行動無異於在美國外交孤立之際尋找替代市場,顯示澳方已在實質上降低對美國的經貿依賴。

川普近期也陸續與日本、韓國等亞洲盟友通話,欲挽回舊有合作關係。然而,日本首相石破茂對關稅戰略提出質疑,並明確表示不急於談判;韓國代理總統則以總統大選為由婉拒會談。值得關注的是,韓國下任總統極有可能是親中派李在明,這勢必對美國在東北亞的戰略部署造成壓力。
總結來看,川普的再次執政,不僅未能恢復美國的國際領導地位,反而更像一個加速器,讓各國逐步認清與美國過度依賴的風險,並積極尋求替代方案。而中國,正在這場全球重組中穩步崛起,吸引過去美國身邊的盟友一一靠攏。
美國是否正處於全球霸權的終點,仍言之過早。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川普這個變數的牽引下,全球正走向一個多極化與再平衡的新時代。(前民眾日報資深記者 屈文峰)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川普打開的潘朵拉盒子 正讓美國失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