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文教
  • 旅遊
  • 醫藥健康
  • 身心靈
  • 議題
  • 熱門
  • 地方
  • 文教
  • 旅遊
  • 醫藥健康
  • 身心靈
  • 議題
首頁 » Blog » 《大工藝嘉》登場 嘉義市北上響應工藝季 展現百年文化實力
文教

《大工藝嘉》登場 嘉義市北上響應工藝季 展現百年文化實力

新聞中心
Last updated: 2025 年 5 月 29 日 下午 12:56
新聞中心
Share
9 Min Read
《大工藝嘉》登場 嘉義市北上響應工藝季 展現百年文化實力
SHARE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臺灣工藝季」於昨(28)日舉辦啟動聯合記者會,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特別北上參與聯合記者會,正式宣布將於6月13日起在嘉義市立博物館推出《大工藝嘉─嘉義市工藝展》。此次主動響應全國串聯行動,嘉義市以自身深厚的工藝實力與文化策展經驗,率先登場,不僅展現地方文化自信,更以建城320+1為題,引領市民走入工藝與文化交織的時光長廊。

啟動儀式。

市長黃敏惠表示,文化建設是城市進步的基石,嘉義市是臺灣少數同時擁有「木都」、「畫都」與「管樂之都」美譽的城市,更是「交趾陶故鄉」,長年深耕文化政策,致力推動傳統技藝的保存與創新再生。尤其在昨日公布的中國時報主辦《全國用心 施政有感》縣市施政滿意度調查中,「藝術文化」項目已連續五年榮獲金獎,實證嘉義市在文化治理上的深厚成果。

合照。

黃敏惠進一步指出,相信文化可以讓城市更有靈魂。《大工藝嘉》這場展覽不只是地方的參與,更是嘉義市獻給全國的一份文化邀請。誠摯邀請全國民眾親臨展覽,親身體驗嘉義市如何透過文化政策、設計創意與在地協力,持續為傳統工藝注入新的生命力與時代價值。

謝局長代表參加。

文化局長謝育哲表示,《大工藝嘉》是一場凝聚城市文化工藝力的行動平台,不僅展現嘉義市工藝的歷史脈絡與當代表現,更透過策展與敘事設計,讓民眾重新看見工藝作為生活美學、文化認同與創新語言的重要價值。他指出,希望讓大家看見,工藝不只是技藝的傳承,更是推動城市文化持續前行的動能。

《大工藝嘉》登場。

《大工藝嘉》展覽從歷史淵源、政策推動到當代創新,全景式呈現嘉義市作為工藝重鎮的文化厚度與時代精神。展品涵蓋交趾陶、木作、剪黏、石雕、藤編、粧佛與毫芒雕刻等具地方代表性的傳統技藝,並集結八位嘉義市無形文化資產傳統工藝保存者聯合展出,以工藝說故事,展現嘉義作為歷史古城與工藝重鎮的文化底蘊與創新潛力。

《大工藝嘉》登場。

《大工藝嘉─ 嘉義市工藝展》自6月13日(五)起展出至11月16日(日),展覽規劃三大主題展區:「匠人之境」、「工藝陪跑者」與「當代交融」,透過工藝作品、設計實驗與政策實踐,帶領觀眾看見工藝與生活的深度連結。文化局誠摯邀請各地朋友,走進嘉義市,來到博物館,一同探索工藝如何在嘉義這座城市中延展為文化語言與創新實踐。

大合照。

◎《大工藝嘉─嘉義市工藝展》展覽資訊

展覽期間:114年6月13日(五)至11月16日(日)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嘉義市立博物館一樓特展廳(嘉義市忠孝路275-1號)

入館費用:全票50元、團體票35元、優待票25元(嘉義市民免費)

嘉博館網站:https://museum.chiayi.gov.tw

嘉博館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ymmuseum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大工藝嘉》登場 嘉義市北上響應工藝季 展現百年文化實力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桃園市舉辦國際職涯論壇 留學生返鄉分享逐夢歷程 桃園市舉辦國際職涯論壇 留學生返鄉分享逐夢歷程
Next Article 嘉檢攜手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 暢談便民與圖利的界限及識破詐騙的陷阱 嘉檢攜手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 暢談便民與圖利的界限及識破詐騙的陷阱

最新消息

吳申梅 Gigi 狂收八顆蛋糕 康康許志豪率近百人棚內齊唱生日快樂
吳申梅 Gigi 狂收八顆蛋糕 康康許志豪率近百人棚內齊唱生日快樂
娛樂
2025 年 11 月 22 日
蔡佩軒婚後人妻生活甜到爆 先享受兩人世界 寶寶喜訊再等等
蔡佩軒婚後人妻生活甜到爆 先享受兩人世界 寶寶喜訊再等等
娛樂
2025 年 11 月 22 日
step.jad依加「夜奔」台北開唱 憑天賦與自學音樂衝上舞台高峰
step.jad依加「夜奔」台北開唱 憑天賦與自學音樂衝上舞台高峰
娛樂
2025 年 11 月 22 日
江宏恩出來混就是要還的 遭反撲淪孤身下場 淒涼到連演員都心疼
江宏恩出來混就是要還的 遭反撲淪孤身下場 淒涼到連演員都心疼
娛樂
2025 年 11 月 22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